技术分享
曹操都盗过哪些人的墓?曹操的墓被挖出来了吗
2008年冬天,考古工作者对墓葬进行了清理,这座大墓坐西朝东,有一条墓道,两侧分布有长方形的陪葬坑。在发掘过程中,考古人员一共在墓中发现7个明显的盗洞,整座大墓被盗情况十分严重。
网络配图
确定这座大墓主人就是曹操最有力的证据,是墓中出土的带有文字的石牌和石枕。考古人员在出土的石器上,发现多处“魏武王”的刻字。根据《三国志》记载,曹操在生前被汉献帝封为魏王,死后谥号为“武王”。出土石牌、石枕刻铭称“魏武王”,正是曹操下葬时的称谓。
网络配图
虽然确定了墓主人是曹操,但是这座大墓还是有一个个谜团,困扰着考古人员,尽管发掘工作已经完成,但还是找不到答案。主要由以下三大谜团:
第一、在曹操墓中,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石头残片,这些石头上雕刻有精美的花纹,一眼看去就不是普通的石头。关于这些石头的用途,考古学家、历史学家各持观点。有人认为这些石头碎片是墓门,被盗墓贼打碎的。也有人说是石椁。如果“石椁”说法得以确认,这将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石椁。
网络配图
第二、墓中出土带有“魏武王”字样的石牌都被打断,没有一块完整的。考古人员在前室清理出一具男性骨骼,专家推断是曹操的尸骨。很明显,曹操的尸体被盗墓贼从后室拖到前室,甚至连脸部都被砍去。专家推测,曹操墓曾遭人为破坏,甚至报复性毁墓。
第三、通过对西高穴村大墓周围的勘探,考古队发现数量很多的方形坑,这种墓葬形制,在汉魏时期从没有见过,这些坑究竟是做什么用的,目前还很难解释
曹操对许褚有多信任?许褚是怎么投靠曹操的-
曹操知道吕布勇猛,怕许褚有失 招呼众将一起上去群殴吕布。其后,许褚夜战张飞,又写尽了一个“痴”字。
老板爱莽汉,自古都是一条铁律。但前提是,莽汉得有樊哙的本事、尉迟敬德的忠心、牛皋的情义,有时还要有点儿李逵的鲁莽,总之,有一身好功夫不说,更关键的是执行力强,风雨无阻,上刀山下火海,在所不辞。尤其是创业老板,对待这种莽汉,那是打心眼儿里喜欢,狼的凶悍、狗的忠诚,打哪儿找这类人去。
其实,老板遇见莽汉的几率并不高——老板得有真本事,可以没有文韬武略,但必须有识人之明,像王伦那样,占山为王,小富即安,搞不好会被剁成肉馅。三国是个大秀场,谋士如雨,战将若云,莽汉们的身影闪耀其间。相对那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“角儿”,莽汉们的戏份并不多,但一个个却尽现忠烈,展示了十足的“人性”。
网络配图
“虎痴”二字用在许褚身上最是恰切。《三国演义》把许褚作为曹操帐下数一数二的猛将。接着又安排许褚与三国第一战将吕布同志同台演出——二人大战二十回合不分胜负,曹操知道吕布勇猛,怕许褚有失,招呼众将一起上去群殴吕布。其后,许褚夜战张飞,又写尽了一个“痴”字,勇猛之外,痴得不轻。
这样的猛人,打起仗来自然是勇不可当,况且许褚旗下聚拢了一批剑士,皆是以一当十之辈。在汉献帝救援战中,许褚一刀斩杀李傕外甥李暹【xiān】;在征张绣时,他率部先登,斩首万计;赤壁败北,许褚骑无鞍马大战张飞,保护曹操撤退。
更有甚者,在征韩遂、马超于潼关时,为表诚意,曹操单马前往,身后只带一许褚,马超一看这架势就想冲突过去把曹操给捉住了事,但早听说曹操帐下有个许褚勇冠三军,也没敢放肆,就问:“公有虎侯安在?” 曹操往后指了指许褚,马超也就没敢再动,“虎痴”的名头倒是借马超之口从此叫响。
有许褚这班人在身边,曹操安心很多。许褚的“痴”也一样名冠三军。许攸跟曹操是旧交,攻冀州时功劳显著,于是就居功自傲,在曹操面前没大没小,还喜欢在同事之间卖弄,惹得许褚一时性起,拔刀把人给杀了。
许褚还有一股倔劲儿,只认主公。当年,曹操的宗亲大将曹仁想和许褚搞好关系,许褚说了句“魏王就要出来了”,硬没给曹仁私聊的机会。有人为此责怪,许褚回答:“他虽然是宗亲重臣,但属于地方诸侯。我是内臣,当众交谈就够了,怎能进屋私谈呢?”能说出这句话,也就明白为何许褚会得到曹家三代老板的恩宠。
网络配图
武侠小说里的神兵利器,引江湖人士尽折腰,比如《倚天屠龙记》里的“倚天剑”、“屠龙刀”,再比如《神雕侠侣》里的君子剑、淑女剑。《三国演义》中提到,曹操有两口宝剑,一口名为“倚天”,另一口不叫屠龙,叫“青釭”,都是削铁如泥,吹毛断发的极品。
倚天剑是曹操自己随身佩带,青釭剑赐予爱将夏侯恩,夏侯恩被赵子龙刺死,青釭剑也就落到了赵云手里。真实的历史进程中,是否真有过诸如以上这些神兵利器存在呢?答案是,有。那么,它们是怎样炼成的呢?
神兵利器的炼制,首要在于钢,无论刘备的剑,曹操的槊【shuò】,张飞的八丈长蛇矛,关羽的青龙偃月刀,还是吕温侯的方天画戟,都少不了钢。当时炼钢用的是炒钢法。这项技术经过三百余年的发展,到三国已经极为成熟。但是要打造神兵利器,这还只是第一步
第二步叫锻,就是锻打。把精铁积叠在一起,在高温中持续有力地锻打,杂质不断脱落,重量不断减轻,得到的成品,我们称之为百炼钢。百炼钢对工艺的要求极高,工匠必须熟练掌握火候与锻打的技巧,因此,这项技术用在不寻常的兵器上。
建安中,曹操曾命有司制造过宝剑、宝刀各一枚,征调70名能工巧匠,费时五年,取名倚天剑和百辟刀。“辟”是“襞”的通假字,反复折叠的意思,由此可知它们是用百炼钢制成。制成后,曹操自己持有一枚,赐予太子曹丕一枚,曹操对宝剑与宝刀的处理如此慎重,可见百炼钢之难得。
网络配图
三国时期关于花纹钢的记载明显增多。花纹钢是一种带有花纹的钢铁材料,被奉为刀剑制作的顶级材料,传说中花纹钢切金断玉,锋利无匹。著名的神兵利器干将莫邪就是花纹钢所制。建安二十四年,曹丕命工匠精炼宝刀宝剑九枚,分别以刀剑上的花纹为名。比如剑身色如彩虹,就取名“流彩”,刀身纹路如灵龟,就取名“灵宝”等。
淬火,是铸造神兵利器的最后一道工序。淬火是通过把高温中的钢浸入到介质中快速冷却,以强化钢件。到三国,他们已经认识到水质对淬火的影响。《蒲元传》中记载,蒲元为诸葛亮制刀,他认为不同地区的水,所含矿物质不同,这些差异会影响到刀剑的品质。
三国乱世,各国君主对于兵器都是非常重视的。曹操在陈留起兵的时候,就曾与工匠一起做刀。当时有人嘲笑他说:“你所谓的大事,就是和工匠做刀么?”曹操应声答道:做好小事,成就大事。